人口增速放缓,打响“儿童保卫战”
评论君说
促进生育,不是机械的“人口再生产”,不能异化成“催生”“逼生”,应以提升人的尊严和福祉为前提。
作者 | 沈彬
昨天,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正式公布。数据显示,我国人口增速放缓,过去十年间年均增长率是0.53%,较前一个十年下降了0.04个百分点。此外,还要看到另一个现象,一些省份的14周岁以下的儿童人口比例低至10%左右。
这背后是近年来,很多年轻人结婚乃至生育意愿的走低。
要清醒认识到一个现实,人口出生率下降几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,所谓“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”,100多年前,就有经济学家总结过从“高死亡率、高出生率”向“低死亡率、低出生率”的演变规律。对于人口增速的放缓,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明确表示,“这是工业化、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,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。”
尊重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,不代表宏观政策层面无可作为,相反,面对人口环境的切换,更需要国家在鼓励生育、激励养育、优化教育上积极作为。
首先,要突破传统的计划生育政策积累下的“少生”“限生”的巨大惯性,完成向鼓励生育的赛道切换。
要明白,中国的人口政策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,相关政策必须及时转弯调头,但是,个别地方的人口计生部门,还在从严执行过去的“老政策”,甚至还在“翻旧账”,补征个别夫妻前几年的超生欠款。有的再婚夫妻生育遭到干涉,因为之前婚姻当中的生育“指标”用完了,导致这些有生育意愿的再婚家庭不能合法生育。
还有不少针对育儿的优惠政策,还是默认“一对夫妻一个孩儿”,二娃、三娃没有份。比如一些亲子活动项目的优惠政策就是默认“一家三口”,还有的地方入学入园政策是“保老大,限老二”,无形之中,老二受到了歧视待遇。这些虽然是点点滴滴的细节,却考验着国家鼓励生育政策的成色。
2015年全面放开二娃至今,已有6年时间,甚至国家部委的名字中已经没有“计生”二字了,但是一些地方部门还没有摆脱“惯性”,还在把政策措施向“限生”上靠。
其次,在人口增速放缓的情形之下,应该加强教育供给,通过提升人力资本,发掘“第二次人口红利期”。
有学者提出“第二次人口红利期”的概念,传统“人口红利”强调的是劳动供给,是人口数量的累积,而“第二次人口红利期”则更强调人口的质量。“最重要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,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也要靠人力资本的提升”,这就体现在提高劳动者技能、提升劳动者的教育水平。所以,发掘“第二次人口红利期”的根本还是提升人口素质、提升教育水平。
而养育子女成本过高是家庭不愿多生的重要原因,所以,提升人口素质,还是需要国家来分摊家庭的养儿成本,打破既有制度的障碍。关于延长婚育假、提供托育公共供给等鼓励育儿措施,之前已经有很多讨论。但是,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,改善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,也是其中应有之义。
儿童未能随同迁移,即为留守儿童,留守状态无法让儿童与双亲同住。研究已经显示,儿童与父母分离的社会成本比较高,缺乏父母关爱、隔代抚养、过早的寄宿制,以及无法融入城市生活,既是很多留守儿童个体的成长阴影,也是必须直面的社会问题。基于鼓励生育、减轻育儿成本,留守儿童问题也应该被纳入人口政策的通盘考量中。
要打造一个“生育友好型”的社会,而且要打造一个“儿童成长友好型”的社会,让孩子成长得到更多的公共服务的帮助,从产检到优生优育,解决托幼困难、入学困难,推动高中教育、高等教育的公平供给,都是应该直面的问题。希望所有社会成员明白“孩子的宝贵”。
此外,促进生育,还是应该体现在“以人为本”之上,这不是机械的“人口再生产”,不能异化成“催生”“逼生”,相关的政策应该以人的意愿为出发点,因为“人是目的,不是手段”,所以人口政策都应以提升人的尊严和福祉作为前提,要避免激进的“激励”政策造成逆反心理。
人口增速放缓,打响“儿童保卫战”正当其时。
※ 编辑|沈关哲
※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推荐阅读